大部分中國人的智能手機都會安裝兩個應用程序 :微信和支付寶 ,大多數中國人在線上線下的消費時通常也會選擇兩個支付方式 :微信和支付寶 。據艾瑞網統計 ,中國第三方移動支付的商品總值比上年同期增長了200% ,達到38萬億元人民幣 ,有外媒報道稱 :中國或將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停止使用現金紙幣的國家 。
支付寶&財付通 ,中國第三方移動支付雙寡頭格局
首先 ,解釋一下為什麽這裏支付寶和財付通是中國第三方移動支付的雙寡頭 。雖然 ,在日常生活中 ,提到掃碼支付金年会的第一反應往往會是支付寶和微信 ,但其實根據iiMedia Research微信目前的交易市場份額 ,還不足以與支付寶相抗衡 。
根據數據顯示 ,2017上半年 ,支付寶與財付通兩大巨頭交易規模市場份額分別占53.8%和40.3% ,市場集中度高 。
支付寶 VS 微信 ,支付場景之爭
相較於中國 ,發達國家的金融體係較為成熟和完善,人們對於信用卡的使用已經成為習慣 。但也正是中國在金融體係的這點“不完善”給了第三方移動支付的生存土壤 。從2014年起 ,國內的銀行卡取現增速開始出現下降 ,而在2015年和2016年 ,國內的取現業務呈現出了負增長的態勢 。
第三方移動支付到底在哪些場景下取得了優勢?艾瑞谘詢發表的2017年中國第三方支付市場監測報告中從六個場景入手對不同支付工具做了調查 :
那麽 ,支付寶與微信在支付場景的爭奪中有哪些不同呢?
1. 用戶數 :據2017年8月APP活動用戶數排行榜 ,微信的活躍用戶數排在第一位 ,約為8.58億 ,而支付寶排在第四位約為3.85億 。
2. 支付+電商 :在這一方麵 ,阿裏係的支付寶在天貓和淘寶的加持下 ,顯然有更多的優勢;而微信雖然也有購物功能 ,但是購物體驗難以與阿裏係競爭;
3. 小額支付場景 :更多人認為微信是社交工具 ,而支付寶是理財工具 ,出於安全性的考慮 ,微信中的財產更小額 ,再加上紅包和手續費的出現 ,更多的人願意在線上線下小額支付中使用;
4. 大額支付場景 :由於餘額寶的利息較高 ,更多的人會願意把財產放在支付寶中儲值或者是在支付寶中購買理財產品;
微信 VS 支付寶 ,小程序之爭
如果說之前是雙方針對To C端客戶的爭取 ,那麽小程序則是雙方對於To B蛋糕的爭奪 。2017年1月9日 ,微信小程序高調入場 。上線半年多以來,雖然在車站售票或者政府辦事等線下場景受阻 ,但是從對移動應用的替代來看 ,表現還不錯 ,隨著微信小程序不斷開放流量入口 ,不少App通過微信強大的用戶量獲得了不錯的用戶基數 。
近日 ,支付寶小程序也進入了市場 ,與微信強大的社交屬性不同 ,支付寶主打信用牌 。小程序的重要價值就是打通整個服務鏈條 ,將單一服務打包成整套服務 ,形成從內容到銷售再到支付的閉環 。而在這整個過程中 ,支付寶較之微信有一個很大的優勢就是芝麻信用分 ,隨著信用在支付場景中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 ,信用分可以為支付寶小程序提供一個關鍵的排序規則 ,也會更加深用戶對某些小程序的信任度 。